清明節假期將至,氣溫回暖,祭祀掃墓、春游踏青等戶外活動和集體聚餐增多,食源性疾病進入高發期。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應關注食品安全,注意合理安全膳食。一、增強食品安全意識
食品安全關乎每個人的身體健康,消費者要選擇正規的渠道購買食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不貪圖便宜購買來源不明、質量無保障的食品,仔細查看食品標簽,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信息,避免購買過期或變質的食品。
二、外出就餐多留意
外出就餐時,應選擇證照齊全、衛生條件良好的餐廳;點餐時,盡量選擇煮熟煮透的熱菜,少吃生冷食物,如涼拌菜、生食海產品等;建議使用公筷公勺,倡導文明用餐,拒絕餐飲浪費。
三、春季慎食野菜野果
春季野菜野果生長旺盛,但其潛在的中毒風險需引起高度重視,建議不采、不食、不買來源不明、無食用習慣、不熟悉、受污染、變質的有毒有害野生植物。春日吃野菜,嘗“鮮”莫嘗“險”
四、注重飲食衛生
保持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是預防食源性疾病的關鍵。生熟食品的刀具、砧板、容器等應分開使用,避免交叉感染;餐具要定期清洗和消毒,可采取煮沸消毒、蒸汽消毒或使用消毒柜等方式;熟食和易腐食品應及時冷藏,食用前應徹底加熱。
五、注意食品加工
烹飪食品時,要確保食品充分受熱,尤其是肉類、蛋類、海鮮等易受污染食品,要煮熟煮透;剩菜剩飯再次食用前,要徹底熟透,確保食物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殺滅可能滋生的細菌。
六、不盲目跟風“網紅食品”
謹慎選擇“網紅食品”,不盲目跟風,不迷信“花式”好評,要對食品安全信息和經營場所資質等多加留意,選擇有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的商家,避免購買“三無”產品。
七、消費維權要牢記
消費者在外就餐或網絡訂餐時,應保留好消費憑證,如發票、收據或訂單信息等。如遇食品安全問題或消費糾紛,請及時撥打12315、12345平臺進行投訴舉報。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