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QZ09026-0101-2025-00081
- 發布機構:安溪縣農業農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5-20
安農函〔2025〕44號
答復類型:A類
何環珠委員:
《關于加強茶文化遺產旅游資源產品開發與應用的建議》(134011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確定長遠目標,強化規劃引領”
始終將茶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納入全局規劃,持續推進“三茶”統籌發展,制定《安溪縣“三茶”統籌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保護與發展規劃》,明確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為核心,打造“世界茶鄉·海絲茶源”品牌,推動茶文旅深度融合。
二、關于“凝練開發主題,打造特色品牌”
主題品牌建設:圍繞“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核心IP,打造“茶莊園+非遺+生態”特色旅游產品,推出“尋根問茶”“海絲茶源烏龍圣地”等主題線路,入選農業農村部“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線路”。
全域宣傳推廣:安溪鐵觀音聚焦國內媒體矩陣,構建全域傳播體系:央視推出《農耕探文明之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紀錄片、專題報道,強化權威背書;抖音、快手等平臺高頻輸出采茶制茶非遺技藝、茶園風光短視頻,聯動頭部主播開展“茶園直播”“茶王賽云品鑒”;2022年以來,通過持續報道,持續激活“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國內聲量,推動茶文化IP與文旅消費深度融合。
三、關于“深化文化內涵,提升產品價值”
文化挖掘與研究。成立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研究中心,系統整理《安溪茶歌》《安溪茶志》等典籍,出版《安溪茶文化遺產叢書》;聯合高校開展茶文化基因解碼工程,提煉“純雅禮和”文化內核。
沉浸式體驗場景。在茶莊園增設茶文化研修、古法制茶工坊、茶藝劇場等項目,年舉辦茶文化節慶活動20余場次(如開茶節、秋香茶會),吸引游客超百萬人次。
四、關于“推動產品創新,構建多元化體系”
產品體系拓展。開發“茶+研學”“茶+康養”等業態,推出茶膳宴、茶主題民宿集群(如華祥苑茶莊園、云嶺觀光園),創新鐵觀音茶酒、茶香皂等衍生品。
非遺跨界融合。將藤鐵工藝、竹編技藝與茶具設計結合,推出“世遺限定”文創禮盒。
五、關于“加強教育普及,提升公眾認知”
茶文化進校園。編寫《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讀本》,在全縣中小學開設茶文化選修課;與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共建“茶文化教育基地”,年培訓茶旅人才5000人次。
下一步工作計劃
我縣將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為契機,進一步做好如下工作:
推動“茶文旅+數字”深度融合,建設溪禾山安溪鐵觀音雙世遺展示館,啟動安溪鐵觀音農遺數智平臺研究;進一步整合利用茶莊園資源,鼓勵打造茶莊園康養共同體;進一步推介茶文化旅游路線,設計“尋味鐵觀音”主題線路,涵蓋歷史探秘、生態茶園觀光、茶席品鑒、茶俗體驗(如茶王賽)等內容;聯合高校、科研機構開展產品創新、市場調研,促進茶文化遺產旅游資源產品開發與轉化;舉辦常態化品牌活動,如春季“開茶季”、秋季“茶王賽”,邀請國內外茶商、茶客、媒體參與,形成“季季有主題、年年有亮點”的營銷矩陣。
再次感謝您對安溪茶產業發展的真知灼見!懇請繼續關心支持我縣農業農村工作,共同譜寫“三茶”統籌助力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領導署名:張長水
聯 系 人:謝靜思
聯系電話:0595-23232480
安溪縣農業農村局
2025年5月20日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