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caoporn国产一区二区_日日骚欧美日韩_免费看成人哺乳视频网站

    • 索 引 號:QZ09032-0101-2025-00011
    • 發布機構:安溪縣統計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6-09
    安溪縣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25-06-09 10:04
         

    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

    安溪縣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安溪調查隊

    2025415

     

    今年來,全縣上下認真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開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不斷創新和發展“晉江經驗”,全力推動安溪發展高質量跨越趕超,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提質、穩中有進態勢。

    一、綜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989.2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6.97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426.75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495.49億元,增長6.9%。第一、二、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7%、44.6%、50.7%。三次產業結構所占比例為6.8:43.1:50.1

     


     

     

    全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349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61人。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85場,累計提供崗位1.98萬個,實現招工引才3600多人。組織電子商務、保育員等各類技能培訓,共吸引3823人(次)參加。

    年末全縣戶籍人口118.5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6.28萬人,鄉村人口82.22萬人。其中,男性63.43萬人,女性55.07萬人。

     

      1  2024年年末戶籍人口及其構成

            標

    年末數(萬人)

    比重(%)

    戶籍人口

    118.50

    100.00

    其中:城鎮

    36.28

    30.62

        鄉村

    82.22

    69.38

    其中:男性

    63.43

    53.53

    女性

    55.07

    46.47

    其中:0-17

    28.62

    24.15

    18-34

    24.27

    20.48

    35-59

    45.99

    38.81

    60歲及以上

    19.63

    16.57

    全縣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3.17億元,比上年增長4.4%。按征收部門分,其中,稅務部門征收34.75億元,下降4.0%;財政部門征收18.42億元,增長25.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50億元,增長9.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1.42億元,增長3.7%。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6.25億元,下降6.6%;教育支出26.97億元,增長5.3%;衛生健康支出6.01億元,下降0.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37億元,增長3.8%。另外,基金收入10.33億元,比上年下降40.5%。

     

    二、  

    全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2.05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農業產值93.45億元,增長5.1%;林業產值0.51億元,增長2.0%;畜牧業產值14.32億元,增長1.0%;漁業產值0.41億元,增長6.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36億元,增長5.0%。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68.53億元。

    全年完成糧食種植面積276444畝,比上年增加1452畝,其中稻谷種植面積146984畝,比上年增加462畝;蔬菜種植面積252093畝,比上年增加10722畝。糧食總產量95213噸,比上年增加407噸,其中稻谷56743噸,比上年增加141噸;蔬菜296229噸,比上年增加13645噸;茶葉92423噸,比上年增加4920噸;水產品1774噸,比上年增加55噸。

    全年肉蛋奶總產量49584.8噸,增長2.17%。其中,肉類總產量33237.8噸,增長1.73%;禽蛋16098.9噸,增長3.2%。年末生豬存欄數18.07萬頭,增長5.1%。

    2  2024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產量(噸)

    比上年增長(%)

    糧食

    95213

    0.4

      春收

    12913

    0.6

      夏收

    21170

    0.6

      秋收

    61130

    0.3

    肉蛋奶

    49584.8

    2.2

      肉類

    33237.8

    1.7

      禽蛋

    16098.9

    3.2

    油料

    3805

    -3.5

    茶葉

    92423

    5.6

    水果

    20305

    10.2

    蔬菜

    296229

    4.8

    食用菌

    7812

    4.3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40.86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4%。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產值同比下降1.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產值同比增長8.6%;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產值同比增長4.9%,重工業產值同比下降5.2%。

     

    全年全縣工業用電量24.7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5%。

    全年全縣建筑業增加值86.74億元,比上年增長8.2%。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共有167家,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95.68億元。全年全縣建筑房屋施工面積1114.04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585.85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市反饋鐵路數據)比上年增長14.1%。其中,項目投資增長25.7%;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8.9%。固定資產投資按三次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6.9%;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3.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6%。工業投資增長23.4%。

    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8.9%,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資下降22.8%;辦公樓投資下降93.7%;商業營業用房投資下降36.6%。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25.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3.3%;商品房銷售額下降38.9%。


    3  2024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指  標

    比上年增長(%)

    投資完成額

    -28.90

    其中:住宅

    -22.82

    房屋施工面積

    -14.35

    其中:住宅

    -14.45

    房屋新開工面積

    -80.24

    其中:住宅

    -79.54

    房屋竣工面積

    86.49

    其中:住宅

    81.78

    房屋銷售面積

    -25.52

    其中:住宅

    -23.30

    本年資金來源

    -33.46

    其中:國內貸款

    6.79

    其中:個人按揭貸款

    -50.99

     

    全縣建成區面積32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地面積13.06平方公里。全年城區供水總量2634.1萬立方米。

    五、國內貿易

    全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2.83億元,比上年增長5.5%。 

    在全縣限額以上單位主要零售商品類別中,10個類商品同比實現正增長。其中,7類商品增幅超15%,家具類同比增長36.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石油及制品類實現高位數增長。全年限額以上單位通過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95.68億元,同比增長31.4%。

     

    、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全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2.27億元,比上年增長3.9%。年末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5468.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32.56公里;二級公路265.42公里;三級公路236.58公里;四級公路3859.18公里;等外公路975.15公里。公路密度達178.89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全縣共有營運汽車總數1588輛,其中客運班車239輛,貨運汽車1292輛,出租車57輛。全年貨物運輸周轉量16.1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6%;旅客運輸周轉量0.63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29.4%。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收入12770萬元,比上年下降4.1%;完成電信業務收入26078萬元,比上年下降5.8%。

    全年共接待國內旅客906.7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7%;實現旅游總收入107.08億元,比上年增長16.4%。

    、金融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691.9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4%,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690.62億元,增長6.5%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775.5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6%,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775.44億元,增長4.6%。全縣銀行類金融機構15家,營業網點共117個,實現24個鄉鎮全覆蓋,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典當等類金融機構8家,保險機構14家,證券營業部2家。

    、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縣共有各類學校374所,其中幼兒園149所,小學168所,初級中學3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完全中學15所,中等職業學校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學前教育階段在園(班)28421人,入園(班)7648人,離園(班)12385人;小學階段在校生91572人,招生11752人,畢業生18439人;初中階段在校生54067人,招生18116人,畢業生18508人;高中階段在校生32960人,招生11337人,畢業生7842人;職業中學在校生10038人,招生3551人,畢業生2275人;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220人,招生75人,畢業生80人。各類學校教職工16576人,其中專任教師13515人,每一教師負擔學生13.1人。

    全年專利授權1638件,其中發明150件,實用新型480件,外觀設計1008件。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總數82家;新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31家;2024年技術合同交易額7420.75萬元。2024年,全年新增注冊商標5589件,累計有效注冊商標76488件;全縣累計擁有安溪縣鐵觀音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使用資格359家、山格淮山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資格4家、湖頭米粉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資格4家。

    全縣共有地震前兆臺站1個,前兆宏觀觀測點2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24個。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20元,比上年增長5.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78元,比上年增長4.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98元,比上年增長6.2%。

    全縣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524元,比上年增長6.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9162元,比上年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918元,比上年增長6.6%。

    全縣年末參加養老保險人數741690人,比上年新增2179人;其中,參加城鎮企業養老保險人數116060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人數17534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608096人。年末全縣參加失業保險人數59978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95706人;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人數72006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903733人。

    年末全縣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有16個,床位數1625張。其中,敬老院15個,床位數908張。全縣村(居)便民服務代辦點495處。城鎮有356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比上年減少5人;農村有16699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比上年增加72人。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圖書館1個,圖書館藏書總量180.54萬冊;文化館1個,鄉鎮文化站24個,村級文化室490個;博物館1個;高甲劇團1個,演出場數90場,觀眾人數8.4萬人次;影劇院1個,戲曲、群眾文化演出25場,觀眾人數3.55萬人次。年末全縣有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廣播節目1套,全年制作節目1880時;電視節目1套,全年制作節目404時;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97%。全縣有線數字電視用戶132058戶,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干線總長8356公里。

    年末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28個,其中醫院12個,衛生院及服務中心(站)25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含婦幼所、院)2個,村級衛生室463個,門診部、診所、醫務室、護理站125個,血液透析中心1家。年末共有衛生技術人員579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996人,注冊護士2541人。年末共有衛生機構實有病床5669張。

    年末共有體育中心1個,鄉鎮體育健身活動中心24個,標準化體育場地15個,農民健身工程790個,登山健身步道3條。全年銷售體育彩票14534.6萬元。

    、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縣擁有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4166.6公頃。全縣森林面積263.14萬畝,森林覆蓋率為54.34%,森林蓄積量為973.11萬立方米。

    全年平均氣溫22.1℃,平均相對濕度76%,平均風速2米/秒,年日照時數1815.7小時,年降水量1633.9毫米。轄區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安溪縣城區空氣質量一、二級優良天數達標率為99.45%,PM2.5年平均濃度為14ug/m3;城區飲用水源達標率為100%,晉江流域水質監測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1座,城市排污水收集率59.33%。垃圾轉運站51個,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全縣共發生各類事故32起,其中消防火災29起,死亡人數0人;道路交通3起,死亡人數1人,受傷人數2人;經濟損失226.14萬元,其中消防火災225.92萬元、道路交通0.22萬元;沒有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全年發生森林火情3起。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戶籍人口來自縣公安局;就業、社會保障數據來自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數據來自縣財政局;用電數據來自縣供電公司;供水量來自供水公司;公路里程、公路運輸、車輛數據來自縣交通運輸局;小額貸款、擔保、典當等數據來自縣金融辦;郵政業務收入數據來自縣郵政管理局;電信業務收入數據來自縣電信公司;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人民銀行安溪支行;專利授權、注冊商標數據來自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科技成果數據來自縣科學技術局;教育數據來自縣教育局;氣象數據來自縣氣象局;地震數據來自地震辦;藝術表演團體、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體育、旅游等數據來自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廣播、電視數據來自縣融媒體中心;衛生、醫療等數據來自縣衛健局;村居、低保、社會福利數據來自縣民政局;醫保數據來自醫保分局;環境監測數據來自縣生態環境局;建成區面積、建成區綠地面積、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數據來自縣城市管理局;林業、森林面積數據來自縣林業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縣應急管理局;城鄉居民收支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安溪調查隊;其他數據均來自縣統計局。

    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解讀
    文字解讀
    圖片解讀
    視頻解讀
    訪談解讀
    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