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 > 政策 > 廢止及失效規范性文件
- 索 引 號:QZ09005-1400-2018-80298
- 備注/文號:安政辦〔2018〕63號
- 發布機構:政府辦
- 公文生成日期:2018-03-28
各鄉鎮人民政府:
《安溪縣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工程管理規定》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安溪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3月28日
安溪縣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工程管理規定
為改善我縣農村地區低等級公路通達狀況,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根據《福建省農村公路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102號),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規定。
一、總則
(一)本規定所稱的農村公路是干線公路通建制村、鄉鎮通建制村、建制村通建制村的道路,但不包括市政、社區、工業園區內等的道路。
(二)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工程要以充分利用老路、節約土地資源為原則,以拓寬改造、裁彎取直、嚴重破損路面重鋪等方式進行改造建設,提高公路通行能力。
(三)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工程由農村公路管養責任單位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以鄉鎮和村民委員會為主體,組成質量安全監督小組,開展日常監督工作。縣交通運輸局對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工程進行行業監管。
二、計劃管理
(四)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工程項目必須已列入福建省農村公路數據庫管理平臺。各鄉鎮在每年年初申報本年度拓寬改造計劃,計劃編報應本著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則。縣交通運輸局依據福建省農村公路數據庫管理平臺,對上報的計劃進行核查認定,合理確定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工程項目,納入年度建設計劃。
(五)根據市交通運輸委和縣政府下達的計劃,嚴格按照計劃項目組織實施,如有變更或當年度無法實施的項目應及時書面報送縣交通運輸局。
三、工程管理
(六)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工程實施執行開工報建、行業監督、完工報驗的程序。
(七)農村公路的拓寬改造工程應按照現行《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公路工程水泥砼施工技術規范》要求實施,并符合以下實施要求:
1.路線
(1)路線的選擇應盡量結合地形,裁彎取直、降坡,注意少占農田,與沿線地形、環境和景觀相協調。
(2)路線應盡可能利用原有路基拓寬,一般采用單側拓寬,且單側拓寬寬度不少于1米。
(3)實施路段最短里程原則上不少于500米;里程小于3公里(包含3公里)的路段要求全段施工完成,里程大于3公里的路段允許分段實施。
2.路基
(1)路基邊坡坡率應根據邊坡高度及水文、地質條件合理確定。
(2)填方路基邊坡坡率一般采用1:1.5,挖方路塹土質邊坡坡率一般采用1:0.75,巖質邊坡一般采用1:0.5;邊坡高度每8m應增設一臺階,上邊坡不得超過2級臺階,邊坡高度原則上不超過16m。
(3)路基防護措施應根據項目實際水文、地質情況確定,采用護腳、護肩墻、擋土墻等型式。
(4)受水浸淹或沖刷的沿河路基路段,應采用漿砌擋土墻或護坡等措施防護。
(5)擋土墻、護肩墻應設置泄水孔,泄水孔間距2-3m,上下排交錯設置,最下一排高出地面1250px;臺后填料應采用透水性材料。
3.路面
(1)路面結構應至少包括面層、墊層(調平層)。面層應采用水泥砼路面結構,鄉道面層厚度不小于500px;砼強度達到4.5MPa;村道面層厚度不小于450px以上,砼強度達到4.0MPa以上。
(2)新填方路基必須設置墊層,厚度不小于375px;挖方路基和利用老路路基可采取調平層過渡。
(3)墊層(調平層)應采用砂礫或填隙碎石、泥結碎石、水泥穩定粒料等材料填筑,并要求表面平整密實、不松散,且形成路拱。
4.邊溝
(1)邊溝型式一般選擇矩形邊溝或U型溝兩種型式,具體根據實際地形特點合理確定。
(2)邊溝尺寸應根據當地降雨量和地形特點合理確定,滿足排水及時順暢要求。
(八)建設單位應加強施工安全管理,落實安全責任,確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四、工程驗收
(九)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工程項目交、竣工驗收合并進行,工程完工后,鄉鎮負責組織交(竣)工驗收并出具報告,自交(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15日內,將交(竣)工驗收報告報送縣交通運輸局備案,縣交通運輸局組織抽檢取芯核驗,經核驗合格項目列入年度補助計劃。
五、資金管理
(十)資金配套補助政策:
拓寬改造項目 |
配套補助金額 |
備 注 |
||
市補助金額(萬/公里) |
縣補助金額(萬/公里) |
合 計 (萬/公里) |
||
1m≤B≤ 2m |
6 |
3 |
9 |
|
2m<B |
7 |
5 |
12 |
|
路面翻建 |
8 |
5 |
13 |
全寬破除重翻 |
(十一)路面拓寬工程應把排水溝同步列入建設,確保排水順暢,否則縣里不予安排核驗。根據技術規范施工排水溝并經驗收合格的項目,按照邊溝施工的實際長度計算,給予補助3萬元/公里。
(十二)資金安排:
1.“申報核驗”原則,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工程資金撥付按照各鄉鎮申報—組織驗收—縣交通運輸局、財政局核驗后撥付的程序進行。
2.“先行先補”原則,改造完成的工程項目按照鄉鎮組織驗收后上報縣交通運輸局核驗的時間順序排列,先完成先申報先驗收先補助,直到年度補助資金額度用完為止。年度補助資金額度依據市交通運輸委下達我縣的指標數和我縣財政指標數安排項目補助資金,補助資金額度年度未用完轉入下年度使用,年度建設里程超過指標部分轉入下年度優先安排。
(十三)縣交通運輸局、財政局將組織財務與工程技術人員加強對農村公路拓寬改造工程建設的質量檢查和資金使用監督。
六、附 則
(十四)本規定由縣交通運輸局負責解釋。
(十五)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實施,安政辦〔2014〕142號文件同時廢止。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