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溪縣財政收支決算草案已編制完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規定,現委托縣財政局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請予以審議。
安溪縣人民政府縣長:劉永強
2023年8月9日
2022年安溪縣財政收支決算草案
2022年,我縣財政工作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按照縣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和預算決議要求,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高效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及穩住經濟大盤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財政改革力度,提升積極財政政策效能,精心聚財、開明理財,財政運行整體態勢平穩。
一、財政收支決算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及平衡情況
1.收入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532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1%,比上年減少14124萬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下降1.5%,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4.3%;上級補助收入297938萬元,其中:返還性收入20988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241589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35361萬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收入88582萬元,其中:置換債券55997萬元,新增債券32585萬元;上年結余38541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4022萬元;調入資金74894萬元,其中:從政府性基金預算調入63319萬元,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4823萬元,從其他資金調入6752萬元;收入合計819298萬元。
2.支出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99877萬元,比上年增加41968萬元,增長6.4%;上解上級支出15018萬元,其中:體制上解5609萬元,專項上解9409萬元;債務還本支出86160萬元,其中:置換債券55997萬元,一般債務還本30153萬元,歸還世行貸款10萬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4823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4823萬元);援助其他地區(寧夏)支出289萬元;支出合計806167萬元。
“三保”支出情況。我縣加強“三保”等重點領域經費保障,堅持“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確保工資、民生政策落實到位,“三保”支出保障責任落實較好,切實兜牢“三保”底線。2022年,我縣“三保”支出473570萬元,完成預算數460670萬元102.8%。一是保工資支出263955萬元,完成預算數257447萬元102.5%;二是保運轉支出11246萬元,完成預算數10815萬元104.0%;三是保基本民生支出198369萬元,完成預算數192408萬元103.1%。
3.平衡情況。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預算年終結余13131萬元(全部結轉下年使用)。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及平衡情況
1.收入情況。政府性基金收入18408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2.3%,比上年減少140677萬元,下降43.3%;上級補助收入5775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轉貸收入159803萬元;上年結余126648萬元;收入合計476309萬元。
2.支出情況。政府性基金支出365986萬元,比上年增加91785萬元,增長33.5%;上解上級支出988萬元;調出資金63319萬元;專項債務還本支出34688萬元;支出合計464981萬元。
3.平衡情況。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年終結余11328萬元(全部結轉下年使用),比上年減少115320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及平衡情況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4823萬元,完成預算的241.2%;上級補助收入7萬元,上年結余13萬元,收入合計4843萬元。縣本級沒有安排支出,調入一般公共預算4823萬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統籌安排,上級補助支出9萬元,年終結余11萬元(上級補助收入,結轉下年使用)。
(四)縣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及平衡情況
縣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74038萬元,完成預算的95.9%;上年結余95521萬元;收入合計169559萬元。社會保險基金支出68314萬元,完成預算的103.0%。收支相抵,本級社會保險基金年終結余101245萬元。
(具體收支、平衡情況詳見附件1-6)
二、政府性債務基本情況
2022年,省財政廳核定我縣債務限額為1447029萬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759535萬元,專項債務限額687494萬元,比2021年債務限額1301262萬元新增145767萬元,新增債務已按要求支出項目分類列入預算,并經法定程序報縣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批準調整2022年財政收支預算。2022年底,我縣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171385萬元,其中:一般債務574031萬元,包括一般債券573997萬元和世行亞行貸款資金34萬元;專項債務597354萬元(均為專項債券)。我縣政府性債務嚴格控制在省財政廳核定的限額內。
2022年,我縣債券還本付息支出共計160669萬元,其中償還一般債券本金86150萬元,一般債券利息20667萬元,專項債券本金34688萬元,專項債券利息19164萬元。
三、落實縣人大預算決議工作情況
2022年,我縣財政認真落實縣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決議及縣人大常委會的審查意見,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科學統籌資源配置,發揮服務保障職能,全力以赴穩住經濟大盤,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全縣財政運行和預算執行情況總體平穩。
(一)抓緊抓實預算收支管理,確保財政安全平穩運行
面對經濟下行、產業轉型、疫情沖擊、減稅降費、財源短缺等多重壓力,鼓足干勁迎難而上,多措并舉挖潛補缺,切實穩住收入大盤。一是全力組織財政收入。2022年大幅實行增值稅留抵退稅等組合式減稅降費、國內外經濟環境和疫情對經濟稅收造成的影響,以及重點企業閩光鋼鐵銷量下降、利潤下降,房地產市場可售房源少、價格和銷售雙下降等因素影響稅收收入,我縣2022年財政收入完成情況與縣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預期目標存在一定差距,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經科學測算,對財政收入各項指標做出適當調整,并依法報請縣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批準。2022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45.87億元,完成調整預算數45.4億元的101.0%,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下降4.7%,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8.5%。稅收收入完成34.83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下降11.5%,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16.3%,稅性比達75.9%。其中:增值稅收入11.21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下降15.9%,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29.1%;企業所得稅收入11.94億元,比上年增長9%;個人所得稅收入1.13億元,比上年下降55.1%;其他中小稅種10.55億元,下降14.5%。非稅收入11.04億元,比上年增長29.7%。二是積極盤活存量資金。應對疫情新增支出,以及當年新增安排民生項目及扶持企業發展專項等支出,我縣財政積極多渠道籌措資金,常態化清理盤活財政存量結余資金,通過采取收回部門結余結轉資金、從政府性基金調入等方式,統籌調入各項資金7.49億元,確保財政收支平衡。三是大力爭取上級專項補助。完善部門會商對接機制,全面梳理研究上級轉移支付補助政策清單和重點投向,協同合力策劃生成項目,積極向上級要政策、要資金,全力爭取轉移支付和債券轉貸支持,其中:轉移支付資金30.37億元,地方政府債券24.84億元(新增債券16.98億元、置換債券7.86億元),年可節約利息支出0.62億元以上,有效緩解了還本付息和項目資金需求壓力。
(二)提升積極財政政策效能,支持穩市場主體促發展
聚力“保主體、穩大盤、優環境、增動力”,系統集成運用各項財稅政策工具,狠抓政策提質增效和穿透直達兌現,全力以赴助企紓困,推動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減稅降費賦能添活力。全方位開展政策宣講,清單式精準輔導,全鏈條流程即辦,確保退稅減稅緩稅快速落地,全年減稅降費7.04億元(主要是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3.31億元、落實制造業中小企業緩繳稅費1.5億元),“真金白銀”增加企業現金流,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完善惠企直達實體經濟增后勁。進一步完善惠企專項資金直達機制,提高惠企資金兌現撥付效率,精簡流程,辦理惠企直達資金53筆0.19億元。支持企業實施技術改造、轉型升級等項目,主動會同企業主管部門爭取上級惠企資金0.67億元。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實施就業穩崗暖心服務行動,采取一次性穩就業獎補、高校畢業生安居補助、三支一扶、公益性崗位補貼、職業技能培訓等措施力保居民就業。擴大失業保險基金使用對象和項目,返還不裁員、少裁員企業失業穩崗補貼0.05億元,惠及1447家企業。設立企業應急保障周轉專項資金。以安溪縣小城鎮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國企)為平臺,設立企業應急保障周轉專項資金0.43億元,幫助企業正常解決生產經營企業轉貸款過橋資金。今年以來,實際幫助企業8家次,累計使用1.68億元。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全面推廣運用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平臺,常態化梳理“免申即享”政策清單,提速提效精準兌現惠企資金。聚焦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制定落實攻堅行動方案,逐項鞏強補弱促提升。開展“清隱去壘”整治行動,全面清除政府采購領域對企業設置的隱形門檻和壁壘障礙,切實提升政府采購監管質效。
(三)強化補短板惠民生,推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2022年我縣財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安排資金,增強財政支持發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保證工資發放、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同時,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財政投入機制,集中財力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全面推進社會事業發展,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與民生相關支出54.34億元,增長9.4%,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7.6%。一是農林水支出6.38億元,增長13.9%。整合籌措鄉村振興項目資金1.63億元,促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實施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支持鄉村振興試點村、“一村一品”示范村、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產業強鎮等鄉村振興項目建設,提高鄉村生產生活水平;投入3.87億元,支持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和生態綠色農業、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小流域和農村水環境整治、耕地地力保護、村級組織運轉、村集體經濟創收補助及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獎補。二是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63億元,增長18.8%。重點支持城鄉低保、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方面支出,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全面覆蓋我縣城鄉。三是衛生健康支出5.54億元,增長6.8%。投入衛生專項資金1.30億元,支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中醫館”建設、婦幼保健、重大疾病和突發性傳染病防控等;投入1.36億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應急貸款資金支付2.79億元);投入0.97億元,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醫療救助政策;持續深化醫改工作,投入0.53億元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藥品耗材零差率補助等;投入0.43億元,落實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投入0.18億元,支持老齡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四是教育支出24.54億元,增長2.0%。主要支持公辦幼兒園、中小學校建設,實施城區擴容、薄弱校改造和提升工程,促進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全面改善辦學條件,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五是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0.99億元,增長21.1%。繼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免費開放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體育館和綜合文化站,實施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支持文物保護、體育競賽和全民健身活動,加快鄉村旅游建設,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六是科學技術支出0.24億元,下降69.3%(下降原因:2021年全球商業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網福建站及國際空天大數據產業園科技項目補助資金支出0.5億元,2022年沒有此項目支出)。支持重點產業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普活動、知識產權保護。七是節能環保支出1.09億元,增長66.8%。持續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行“河長制”,深化環保設施與能力建設,開展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城鄉污水處理整治、城鄉污水管網改造和建設、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收集處理,推進城鄉公廁建設、改造和維護管理。
(四)穩步推進改革,提升財政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水平
緊緊圍繞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強化思路舉措創新,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有效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一是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2022年起,我縣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改變“基數+增長”的預算編制方式,每年均以零為基點,根據預算年度內各預算部門和單位承擔的工作任務和支出項目的重要性、合理性、必要性,逐項審核各項費用內容和支出標準,并結合財力承受狀況,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統籌編制預算。二是建立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以全國統一的業務規范和技術標準為依托,構建以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決算管理等業務系統為核心,集中化部署為手段,大數據應用為途徑,財政云平臺為支撐的現代財政信息化體系。建立以項目為核心的預算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實現從預算編制到預算執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業務的管理和監督,實現財政資金動態可溯,促進上下級財政間的工作協同和數據共享,推進與預算單位聯網對接,逐步實現同級預算單位會計核算信息的動態反映和集中存放,依托一體化構建財政數據資源池,開展財政大數據運用。三是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建立核心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完善常態化預算績效管理機制,推進績效管理和預算管理融合一體化,構建事前、事中、事后績效貫通監管閉環系統,壓實部門主體責任。堅決落實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掛鉤機制,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2022年重點評價4個民生項目涉及資金2.37億元。四是做細做實預決算公開。縣級部門及所屬二級預算單位預算公開全覆蓋,預決算信息100%及時公開,2020年度預決算公開工作獲得全省第一名。五是政府采購總量繼續擴大。2022年審批政府采購項目194個,預算金額4.59億元,中標金額4.30億元,節約率6.2%。六是財政投資評審和投資工程竣工結算成效明顯。全年完成評審項目107個,送審金額66.45億元,審定金額61.20億元,審減5.25億元,審減率達7.9%;全年完成結算項目29個,結算金額7.53億元,審定金額7.28億元,審減0.25億元,審減率達3.3%。七是扎實開展財政監督檢查。繼續加強涉農、醫療衛生、文教科技、生態環保等社會關注度高的專項資金檢查,嚴格落實檢查線索移交規定,督促整改各類違規問題。八是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落實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嚴格在人大批準的政府債務限額內舉借新增債務,嚴禁在法定限額外違法違規舉債,加快國有土地出讓等方式多渠道籌集償債資金,切實壓減債務規模,降低債務風險水平。
2022年,預算執行工作在縣委的有力領導下,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各級各部門協同共為、財稅部門攻堅拼搏,取得較好成效。“三保”支出全面保障,政府債務風險可防可控,重點項目穩步推進,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財政工作仍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疫情形勢反復、生產成本提高、房地產市場低迷,財源基礎尚不穩固,財政收入支撐走弱,新增長源不明朗,收入的穩定性下降;實施更加積極有為、注重實效的財政政策和落實重點領域剛性支出需求不斷加大,財政處于常態化的“緊平衡”狀態進一步凸顯;項目建設類型多樣化、資金需求體量大,項目資金保障難度加大,亟需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對于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通過深化改革、加強管理,逐步加以解決,爭取以更加優異的成績,為我縣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附件:
1.安溪縣2022年度財政收支決算
2.安溪縣2022年度財政收支決算相關重要事項說明
3.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